至尊天鹅
施瑞·施瑞玛德·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哥斯瓦米·帕布帕德
1874-1937



生平简介

 

    施瑞·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1874-1937)出生在圣地佳甘那塔·普瑞,他的父亲就是来自主柴坦尼亚使徒传系的伟大的奎师那知觉灵性导师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尽管受雇为政府地方官员,施瑞拉·巴克提维诺德却不知疲倦地在印度建立主柴坦尼亚的教义。而在当时,很不幸的是,人们已经忽略了对至尊主奎师那奉献服务的原则。他预示到了将传遍整个世界的奎师那知觉运动,并向主祈求一个儿子,以帮助他实现这一梦想。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曾在《柴坦尼亚》中预言:将有一位强有力的阿查尔亚显现于世建立daivi—varnasrama—dharma(古老的四社会阶层:婆罗门、查锤亚、外舍、戍陀。四灵性阶段:贞守生、居士、隐士、托钵僧)。他希望重新建立的制度能改变目前堕落的后人所建立的出生比资格重要的种族制度。
    1874年2月6日,在圣镇佳甘那塔·普瑞由施瑞拉·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主持的著名的佳甘那塔庙里,施瑞拉·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在这个世界上诞生了,取名比玛拉·帕萨达。在萨茹阿斯瓦提·塔库出生之际,占星家预言,这个孩子将是一名伟大的奉献者。
    在五、六岁时,有一次他陪父亲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拜访一位在普里的名叫斯瓦茹帕·达斯·巴巴吉的萨杜。见面后,这位巴巴吉告诉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你没有带颈珠,没有涂提拉克。你不是一位外士那瓦。你没有任何外士那瓦的装饰。”比玛拉·帕萨达回答道:“我父亲是一位ajanma外士那瓦(天生的外士那瓦),janma—gata外士那瓦,天生的外士那瓦,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标记。”如此年幼竟能解释如此高深的哲理,使这位巴巴吉对这位孩童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另外一次,他们俩去达克依内斯瓦修院(dakhinesvar math)拜访孟加拉名闻遐迩的所谓“圣人”茹阿玛·奎师那。看到他们俩后说:“他们俩真象高茹阿-尼太。” 
    七岁时,比玛拉·帕萨达已经记住了《博伽梵歌》的七百多个梵文诗节,并且能够就这些诗节给予觉悟性的开示。施瑞拉·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许多重要的奎师那知觉哲学著作和作品的作者,在印刷和校对方面对他的儿子进行了训练。
    在他25岁的时候,比玛拉·帕萨达已经以梵文、数学和天文学学者的身份名扬四方。1905年,遵循父亲的意见,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接受了高尔克依首尔·达萨·巴巴吉的灵性启迪。虽然高尔克依首尔·达萨·巴巴吉是知名的圣人和主奎师那伟大的奉献者,但却是一位文盲。施瑞拉·高尔克依首尔对这位受过高等教育的门徒的谦卑与贡献非常满意,全力祝福他,并请求他“放下其它所有工作,传播绝对真理”。之后,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证明自己在他父亲的传教工作中是一位能干的助手。高尔克依首尔·达萨·巴巴吉(Gaura Kisora Das Babaji)没有改萨茹阿斯瓦提·塔库的名字。在早年,萨茹阿斯瓦提写了一本有关占星学方面的名为“Siddhanta Candrika”的书。因此,他得到来自占星学学会授予的“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Siddhanta Sarasvati)的称谓,以奖励他在占星学领域上做出的贡献。之后,在他接受萨尼亚西时,又增加了“巴克提”的头衔。 他接受“帕布帕德”头衔是在他第二次维亚萨-普佳的时候。他的门徒阿南塔·瓦苏兑瓦从玛亚埔邮寄的祷文中用了“帕布帕德”这个词。以前,人们习惯称他为萨茹阿斯瓦提·塔库。后来,人们也称他“帕布帕德”。
    1914年,施瑞拉·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隐迹后,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成为了他父亲主办的刊物《Sajjana-tosani》的编辑,并为了出版奎师那知觉文献创办了博伽梵出版社。1918年,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进入了灵性生活的弃绝阶层,接受了施瑞拉·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哥斯瓦米·玛哈茹阿佳的头衔。为了把奎师那知觉传遍整个印度,他组织了高迪亚修院,在全国建立了64个分部。教团总部柴坦尼亚高迪亚修院位于施瑞达玛·玛亚埔-主柴坦尼亚的出生地。他准备把门徒送往欧洲从事传教工作。
    施瑞拉·巴克提希丹塔调整了奎师那知觉的传统,以符合20世纪的技术和社会条件。他认为,印刷出版是把奎师那知觉传遍世界的最有效的方法,而他本人则翻译了许多重要的文章,写了许多评注和哲学论文。他是第一个允许自己弃绝了的传教士(桑尼亚西)穿西式服装、以现代运输工具代替步行的灵性导师。
    施瑞拉·巴克提希丹塔是位天生的奉献者。他出生时,脐带环绕其身,恰似婆罗门圣线,在他一生中都依稀可见。即使在孩童时,高度发达的头脑,配以宽大的脑袋,与其身体极为相称。他的身体饰以所有玛哈·普茹萨的征象,如经典所描述的。例如在《永恒的柴坦尼亚经》阿迪-丽拉第14章15诗节:
    一个伟大人物具有32个身体特征:他的身体五处宽长、五处精细、七处带有红润、六处凸起、三处短小、三处宽阔、三处庄严。
    要旨:五个宽大部分是鼻子、胳膊、下颏、眼睛和膝盖。五处精细部分是皮肤、指尖、牙齿、皮毛、头发。七处红润部分是眼睛、脚底、手掌、腭、手指甲、上、下嘴唇。六处凸起部分是胸、肩膀、指甲、鼻子、腰、嘴。三处短小部分是颈、大腿、雄性器官。三处宽阔部分是腰、前额和胸。三处庄严是肚脐、声音、存在。共32个特征。(摘自Samudrika)
 
    他的足柔软似黄油,好象没有骨头,致使众人都想触摸。他的皮肤如此细嫩,略微一点的挤压,就会变红。笔直站立有6’1”--6’2”高,细长的身材,不同寻常的身体特征使他看起来有一对乳房而酷似一名妇女。 当谈话提起茹阿达的名字时,他突然展示了astasattvika-vikara 八种狂喜的征候,如奉爱甘露第28章所描述的晕眩、语言噎塞、毛发直竖、身体颤抖、身体的肤色改变、泪流雨泻、出汗、打滚。他整个面容变白,一会儿又变红,毛发直竖,身体僵硬,泪如泉涌,谈话中断。巴克提·帕迪普·提尔塔·哥斯瓦米·玛哈茹阿佳(巴克提维诺德·塔库尔的门徒)是从萨茹阿斯瓦提·塔库那接受萨尼亚西启迪的。他两次目睹萨茹阿斯瓦提·塔库的身体怎么变成通红。他的身体变化时,他在场。当萨茹阿斯瓦提·塔库在温达文演讲谈及茹阿达-塔特瓦,谈及茹帕·茹阿古那塔的训示时,他的整个身体尤其脸部时常变得鲜红。这在不同的地方发生过好几次。尤其是在茹阿达·昆达或玛亚埔在众目睽睽之下,即使他想极力掩盖这些情感。他继续演讲,但众人都能目睹其内心在经历着巨大的灵性狂喜。
    萨茹阿斯瓦提·塔库从不喜欢Sahajiya那些人为展示所谓“狂喜征候”的人或声称自己如何如何Sakhi的人。因此,对那些不在巴瓦(Bhava)或普瑞玛(Prema)层面上的狂喜他视为普通常事而加以说明。而真正的狂喜是不能抑制的情感。
    贯穿整个20世纪30年代,施瑞拉·巴克提希丹塔扩大、增加了他的传教工作,成功地在印度灵修生活中重新建立了奎师那知觉的领导力量。担心他的工作无法继续,他敦促门徒成立一个联合的管理委员会,以便在他离开后能管理高迪亚修院。1937年1月1日,施瑞拉·巴克提希丹塔·萨茹阿斯瓦提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主要门徒和他们的后代仍然继续完成他的事业。